北京师大供卵机构

北京新闻--每一幢高楼都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

更新时间:2021-06-18 12:37点击:

本篇文章1651字,读完约4分钟

描述:市民走在陆家嘴,了解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

陆家嘴不仅是上海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陆家嘴的每一栋高层建筑都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见证”,也是学习教育“四史”的生动教材。5月30日,2020年“多彩文化博览会”在浦东新区如期举行,“去陆家嘴”。从浦东发展展览馆,30名市民走过陆家嘴的高层建筑,聆听旁边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

延续今年文化宣传月“浦东行、尚云新区行”的形式,全程在线直播“陆家嘴行”。“阅读团队”从浦东大道141号浦东发展展览馆开始——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发展办公室和上海浦东发展规划研究设计院在此成立。上海“建筑阅读”文化志愿者、上海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周培源站在展厅内一幅巨大的邓小平海报前,向公众重复了这位伟人的重要讲话:“关注浦东发展,不要动摇,直到浦东建成。”

由于道路建设,浦东大道在雨天不容易走。“阅读”小组紧随其后,因为陆家嘴建筑背后的故事非常有趣,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活动的第二个“建筑阅读”对象是上海东方医院,它正对着马路对面的浦东发展展览馆。周培源介绍说,整整100年前,浦东协会的陈桂春、虞洽卿、王一婷等成员发起了募捐,并成立了浦东医院(东方医院的前身),这是中国人在浦东创办的第一家西医医院。30年前,浦东发展办公室没有食堂,所以不得不和浦东中心医院(现在的东方医院)谈判,发展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去了医院的食堂。

向西走到浦东大道和浦东南路的交叉口,视线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一座宏伟的建筑出现在“步行阅读”团队的面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大楼。周培源穿插了1995年6月18日发生在这里的一个故事:浦东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大楼的开业典礼上赠送了一只小白羊,表达了浦东对这位“金融领袖”的无限期待。“浦东发展,金融先行”,上海分行的东移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工业、农业、中国、建筑、交通、PICC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落户浦东,建设自己的办公楼或营业场所,其中以中国发展银行大厦、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厦和浦东发展大厦为代表。

“读书队”从浦东南路转到世纪大道,直抵陆家嘴核心区。迎接它的是直入云端的“三件式厨房”——1998年竣工的金茂大厦、2008年竣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和2016年竣工的上海中心大厦。周培源还与公众分享了这些高层建筑背后的数字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浦东最高的建筑距离东昌路消防了望塔只有24米;现在,“上海之巅”已经跃升至632米。上海不断更新的天际线也确立了陆家嘴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基准。

最后,“散步和阅读”小组来到了一座100年前建成的传统中式房子——陈桂春楼,它现在是上海吴昌硕纪念馆,隐藏在摩天大楼之间。"这么大的雨,每个人都很难忍受!"吴越,吴昌硕的曾孙,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微笑着欢迎团队。吴越有许多珍品,介绍了他曾祖父的学术生涯和他与浦东的不解之缘。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陆家嘴这样的区域可以规划出10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保持这座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无疑是一只高瞻远瞩的大手,显示出城市规划者在规划布局上的精明。

一小时两公里的路程,陆家嘴的每一栋建筑都像一本历史书,值得仔细阅读。参与活动的赵先生说,他是一个“老上海”。他想起了陆家嘴原来的木渎路,看着这里的建筑从地上拔地而起:“重新走这条路,变化太大了!”冯女士透露,她已在浦东东昌路附近居住了16年。她在1998年搬到浦西,然后回来看它。它不是过去的样子:“如果你现在能住在这里,真的很开心。”

“如此恶劣的天气仍能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这也是激励我们的文化志愿者坚持不懈的原因。”从2014年开始,周培源就开始了“建筑阅读”的文化志愿者工作,让市民们切身感受到“建筑可以阅读,邻里应该漫步,城市有温度”。在他看来,无论你“读”外滩、渔阳巷还是陆家嘴建筑,你都可以从中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如果你“读”陆家嘴的建筑,我们就能更接近中国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的指南。”


参考资料

标签: